kaiyun体育全站入口荣耀Magic V2评测:极致轻薄下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其实从用户观感的角度来说,这并非不能理解,因为此前的绝大多数“大折叠”,确实普遍都有着远超常规直板机型的厚度与重量。考虑到目前的折叠屏机型主流消费群体已经不再仅限于极客用户,而是迫切有着向商务人士、时尚人群“扩圈”的需求,因此减薄机身、增强便携性和握持手感,自然也就成为了很有意义的产品设计方向。
但同时问题也来了,对于“大折叠”来说,多轻、多薄才能算得上是“轻薄”呢?就在2023年7月中旬,荣耀方面用Magic V2系列新机给出了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的“终极答案”。它甚至要比许多旗舰直板机型都更轻、更薄,却依然拥有着大尺寸的可折叠屏内屏。
那么荣耀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,在极致的轻薄背后,Magic V2系列实际用起来的感觉又如何呢?为了探寻这一点,我们三易生活对目前该系列中颇受关注的“超轻薄大折叠”Magic V2,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测试。
既然荣耀Magic V2最为人所知的特色,就是它的轻薄身形。那么我们首先自然就要来看看,它到底有多轻、多薄,以及荣耀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。
我们手头是一台玻璃后盖版本、16GB+256GB存储组合的Magic V2。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参数显示,它的机身重量约为237克,机身折叠态厚度为10.1mm、展开态厚度则仅为4.8mm。
这是什么概念呢?以我们三易生活此前曾测试过的某款直板旗舰机型为例,它的机身重量和厚度分别为227克和9.06mm。也就是说Magic V2作为一款“大折叠”,只比这款同期的直板旗舰重了10克、厚了1mm。
如果是素皮版本的Magic V2,那么其机身重量和厚度还会进一步将至231克和9.9mm,几乎与现在的哪些直板旗舰没什么区别了。
更为重要的是,在将大折叠屏压缩到如此轻薄的前提下,Magic V2甚至还保留了与直板机型几乎一致的接口和开孔布局。比如在它机身顶部,可以看到超薄型立体声扬声器的出音孔、独立的降噪麦克风,以及红外线遥控发射孔。唯一特别的是它们被分布在两段机身上,而不像直板机型那样“一字排开”。
机身侧面,Magic V2的音量键和电源键同样分布在两层机身上。可以看到,为了给兼作指纹识别器的电源键留出足够大空间,后盖在对应电源键的位置设计了一个很小巧的让位弧度。如此一来,此处的金属边框便能在容纳电源键开孔的前提下,依然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。
而在机身底部,则可以看到Magic V2的另外一组扬声器和麦克风,除此之外还有SIM卡插槽以及USB接口。与电源键一样,其USB接口也设置有后盖和边框的让位设计。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荣耀方面能够在只有不到5mm的半边机身里塞进标准的USB Type-C接口,同时还能确保机身强度。
这样一来kaiyun全站,Magic V2的中框和后盖实际上就都不是单纯的平直边缘形状,这不仅会大幅提高加工难度(特别是对于玻璃后盖来说,相当于在侧面开了两个凹槽),更重要的是对整机装配精度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。当然,荣耀解决了这个问题,而且显然做得很不错。
接下来,让我们将视线的外屏。与如今绝大多数同类机型一样,它使用了一块长宽比相当常规的6.43英寸、20:9外屏,而且屏占比相当高。搭配本身的轻薄外形,就使得其在折叠状态下无论看起来、还是握起来,都很像是一款常规的、中等尺寸的直板机型。
但是,Magic V2的这块外屏其实并不简单。一方面,它拥有可能是目前折叠屏手机中最高、峰值亮度高达2500nit的面板,并支持10bit色和最高120Hz刷新率。
另一方面,仔细观察屏幕边缘就会发现,Magic V2的外屏还配备了“四曲面”的弧边玻璃盖板。这不仅使得它从各方向上均有上佳的滑动手感,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与Magic家族的继承关系,毕竟正是初代荣耀Magic开创了智能手机四曲面造型风潮。
而且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技术资料显示,Magic V2的这块四曲面外屏采用的还是他们自研的第二代纳米微晶玻璃盖板。从指标上来看,它很可能是目前手机行业中、在耐磨、耐摔性能上最好的特种玻璃之一。当然,也正因如此,它或许也在Magic V2的超薄设计里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。
当然,作为一款折叠屏机型,Magic V2得以实现极致轻薄化的另一大关键,自然也在于它的铰链和折叠屏用料。
看过我们三易生活此前关于这次新品发布会解析的朋友可能还记得,Magic V2系列的铰链在基本结构上延续了上代机型的榫卯设计,但重新设计了九成以上的细节零部件,同时还首发了“盾构钢”主体材质,并在外部的盖板上使用了3D打印的钛合金来进行减重。
以结果来说,Magic V2的铰链最令我们满意的地方,在于它没有因为轻薄化而牺牲多角度悬停能力。
同时在机身完全展开后,Magic V2内屏中心的折痕深度也控制得相当不错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你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屏幕中间的折痕,这一点就要比我们迄今为止测试过的许多折叠屏机型要好得多。
最后非常值得一提的是,Magic V2此次无论内屏、还是外屏均支持120Hz高刷,并且还都支持当前业内最高、3840Hz的高频PWM调光方案。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将屏幕调光频率在现有基础上翻了一倍、更护眼,更为重要的是,这个细节很明白地告诉了外界,荣耀方面并没有因为Magic V2的体型或者定价,而在屏幕的“硬素质”上做妥协。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它比一些万元以上价位折叠屏机型配备的屏幕,都可能更新、在供应链里的定位更高。
虽然荣耀并非第一个尝试将“大折叠”做轻、做薄的厂商,但在此前这么做的一些产品里,大多最终都选择了在性能、SoC配置上进行妥协。那么,Magic V2的情况又如何呢?
首先从硬件配置上来看,Magic V2全系都标配了不久前刚刚亮相的高通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移动平台,并全系标配16GB、频率达到了8533MHz的“满血版”内存。
与“普通的”第二代骁龙8相比,“领先版”不仅将Cortex-X3超大核的主频从3.2GHz涨至3.36GHz,更大幅提升了GPU的峰值频率,这使得它理论上的3D游戏性能和AI性能都有明显增加。同时作为折叠屏手机中首发这一新平台的产品,Magic V2在硬件规格上也确实达到了目前同类产品中的最高水准。
与此同时,从实测结果来看,即便并非顶配版本的Magic V2,其闪存也达到了UFS4.0该有的水准。
在GeekBench 5.4.4对CPU性能的测试中,考虑到Magic V2搭载的是目前性能最高的旗舰SoC之一,它的CPU单核与多核成绩理所当然的很高。但请注意,如果将其与采用相同SoC的直板机型相比,这个成绩其实要略微低了约5%左右。
由于我们每一次测试时都会在刻意制造的主动恒温环境中进行,所以这个表现的差异显然并不源自轻薄化机身设计,所带来的散热压力。事实上,在换用3DMARK对Magic V2进行测试时可以看到,它的得分非常亮眼,甚至比部分硬核游戏手机都要高。
接下来再用大家熟悉的安兔兔评测V10对Magic V2进行了测试,可以看到,它在GPU项目中胜过了99%的机型,但CPU成绩则只领先于98%的受测对象。同时它的综合成绩对比我们此前测试过、同样配备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的硬核游戏手机,大约低了6.5%左右。
综合上面的跑分成绩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,Magic V2或许在SoC的调度策略上,有意限制了CPU跑到峰值主频的比例。考虑到这款机型的“身材”以及产品定位,其实这很好理解。毕竟它并不是一款专为跑分或游戏而生的机型,所以如何尽量地让用户日常体验更好的同时,享受到舒适、不发热、高能效的表现,才是这款机型性能调校侧重点。
当然,无论荣耀Magic V2的产品定位有多“商务”,它毕竟是一款配备了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SoC的旗舰机型。因此我们还是要用一些主流手游,来对其进行各种不同负载的游戏性能测试。
无论是从Magic V2内置的游戏加速器功能,还是它安装了游戏后的画质选项来看,Magic V2其实也适配了好些主流游戏的高帧率或高画质选项。
从Magic V2的游戏实测结果来说,其实可以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结论。比如,荣耀方面很明显为Magic V2适配了一些竞技向游戏的高帧率模式,但同时针对那些很“吃性能”的高负载游戏,它似乎将调校的重点放在了降功耗,以及确保帧率稳定性(而非绝对的高帧率)上。
这么做究竟对不对呢?其实在我们看来,只要不是“硬核向”的游戏手机,这种调校策略都是绝对正确的。因为比起时高时低的帧率、而且发热明显的调校来说,降低一点平均帧率、但换取高得多的稳定性和低得多的功耗及发热,实际上可以极其有效地提升用户在长时间游戏时的体验,而且还能延长手机的续航,这何乐而不为呢?
如果此前有看过我们三易生活对荣耀Magic 5 Pro的评测,可能还记得,荣耀方面如今在手机影像的调校思路上,似乎是有一条相当特殊的技术路线,同时也诞生了一种极具针对性的影像体验。
那么类似的影像设计思路,是否也体现在了Magic V2这套由5000万像素超广角+5000万像素广角(主摄)+2000万像素长焦组成的后摄模组上呢?
从结果来说,的确如此。从变焦样张中可以看到,Magic V2从0.5倍的超广角端到10倍的长焦端,都可以轻易地拍出非常“清楚”的照片。而且从长焦端的EXIF信息更是不难发现,原生的长焦倍率其实仅有2.5倍,但与此同时还有着当下手机中明显算是很大的长焦端光圈。
这表明了什么呢?简单来说,就是Magic V2是一款相当“重算法”的机型。尤其是在变焦、夜拍、人像模式等场景下,比起原生的大底、潜望式等设计,它更倾向于靠更“暴力”的多帧合成技术来实现画面的降噪和细节呈现。从结果来说,这导致Magic V2很多时候并不能做到在取景窗里实时预览到最终的成像效果,而是必须要在按下快门,并且在完成了所有的信息堆积处理后,才能看到一张效果很“神奇”的照片。
而且从Magic V2在各场景样张的参数来看,荣耀方面显然深谙“多摄融合”之道。可以看到,它会在暗光环境下使用主摄+算法来代替长焦进行2.5倍焦距成像,还会在距离被摄对象太近时自动切换到超广角(自动微距模式)。站在多数用户的角度来说,这显然会给他们带来“这手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拍清楚”的正面印象。
当然,“重算法”也不是没有代价kaiyun全站。除了前面讲到的成像速度偏慢、一些场景无法实时预览最终成像效果外,过于依赖算法也会导致Magic V2在处理诸如夜景灯光这样的场景时,表现出与去年大多数旗舰影像机型一样的“处理过度”问题。从样张中可以看到,它在放大的这张照片里过分压制了高光,从而使得本该耀眼的灯管看起来呈现出奇怪的质感,而且还略有点偏色。
好在复杂的算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都能起到正面的效果。特别是在进行抓拍和人像拍摄时,Magic V2可以轻易表现出可靠的对焦速度,以及观感不错的背景分离效果。
甚至我们还尝试了使用Magic V2的长焦端来“打鸟”,从上面的样张中可以看到,哪怕它并不算“大底”、哪怕此时实际上还套了一层两倍放大的算法,但无论是对焦速度、还是成像清晰度,确实都相当能够让人满意。
当然,可以说Magic V2的整体影像设计不够“传统”、拍出来的照片也少了些“光学”的韵味,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对大底、光圈、色散这些东西斤斤计较,或是觉得每一张照片都必需要体现出拍摄者本身的技巧才好。其实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,他们的需求可能就是简单的“我没技术、但就是想拍清楚”,而荣耀Magic V2显然能够很好地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。
此前我们测试荣耀Magic 5 Pro时kaiyun全站,曾评价它是一款“非典型的”、“目标消费群体极其清晰的”影像旗舰。
实际上,荣耀Magic V2可以说完全继承了前者的产品设计思路,只不过它这次的重点(或者说亮点)不再仅限于影像,而是扩展到了包括轻薄造型、日常体验的流畅度、大屏游戏与娱乐、商务领域的安全性,以及依然极富特色的影像等多个方面。
从这一点来看,尽管在如今的同类大折叠市场中,Magic V2绝对不算是什么很高价的产品,甚至可以说价格门槛较低,但它的综合体验、产品思路却特点十分鲜明,而且用料也相当有诚意。
当然,如果你确实是一位追求“旗舰就该把配置堆到顶”的极客,那么Magic V2或许不是你的菜。但至少对于大多数人、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想要一款手感好、日常不发热、续航足够长、可以随手拍随手有的消费者来说,我们认为Magic V2无疑是一款值得考虑的好产品。